何谓“亚洲校园”?
为了推进中日韩大学之间的交流,根据三国政府达成的协议,自2011年度起启动为期5年的“亚洲校园”试点项目。后来又决定“亚洲校园”项目从2016年度起延长5年,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、首尔国立大学自由专攻学部一同提出申请,获得批准。
从现在起至2020年度,通过与北京大学和首尔国立大学的联合授课、暑期及冬季项目、东亚学生会议等,培育出具有对东亚地区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,能够通过跨学科和国际合作,去和其他人一同携手解决全球化问题的协同创新型人才。
该项目的目的和概要
本项目将在中日韩三国以素质教育为教育核心的三所大学(东京大学、北京大学、首尔国立大学)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设置以高度的素质教育为基础的三所大学共通的辅修专业“亚洲协同创新辅修课程” (英语名称: Asian regional experts sub-major),并且通过推进以保证和提升三所大学的素质教育品质为目的的活动,致力于在各自大学充实高度的素质教育和共同培育人才。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措施,培养具有合作创新能力的人才,既对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理解,又能跨越研究领域及地域的边界,理解不同的知识,和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们携手工作,致力于解决全球化问题。
本项目有两大支柱。一个是作为学生交流项目的“亚洲协同创新辅修课程”,以及相关的联合讲座等活动。另一个是为了保证及提升素质教育品质而举办的活动。
关于前者,具体计划如下:互派教师、由各大学学生参加的联合讲座、暑期学校及以学生为主体的会议等。以这些为教育交流的核心,并配以作为各大学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讲课、课堂讨论等,设置“亚洲协同创新辅修课程”,培育立足于东亚地区的“协同创新型人才”。
另外,关于后者,目的是保证和提升三所大学的素质教育的品质。三所大学将把“亚洲协同创新辅修课程”中的教育交流作为出发点,通过教员的互派实现教育上的取长补短,通过派遣学生对授课做出评价,并共享成果的反馈。还将举办由三所大学教师参加的会议及大学教师进修活动。这些活动的成果,将被用于提高“亚洲协同创新辅修课程”的授课和课堂讨论等的水准以及加强各大学的素质教育。
该项目的概念
依托中日韩素质教育的密切合作关系,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准,培育“协同创新型人才”
- 向中韩两国的大学介绍有东京大学特色的素质教育,通过中日韩三国大学的合作交流,提升素质教育水准。
- 充分利用校园内有来自各个地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特色,打造国际化的环境。
- 培养的协同创新型人才将拥有不偏于某个专业的广博知识,具有全球性视野,同时又充分理解东亚地区的共同性和多样性,能和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合作,未来能成为引领东亚地区、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人才。
保证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对策
素质教育的提升
- 鼓励教师在其他大学授课,通过交流互相学习。
- 来自学生的反馈
- 中日韩三国教师共同参加的大学教师进修活动
- 共享学分认定标准的信息,制定共同标准
- 三所大学事务职员的交流和进修
质量的保证
- 设立校内的项目运营委员会
- 设置三所大学教师主导的运营委员会
- 通过有外部专家参加的第三者委员会,推进项目的外部评价
充实学生支援体制
- 确立英语、中文、韩语的事务体制及学生支援体制
- 邀请政府机构、民间的外部讲师,实施针对中日韩学生的职业教育
培育怎么样的协同创新型人才
本项目培育的“协同创新型人才”,具体而言是具备下列特征的人才:
- 能立足于东亚的历史和现状,以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基础,与其他人合作,致力于解决问题的研究人员或高端的专业人士。
- 以东亚各地区为自身的专业领域的同时,能和其他各类研究人员、专家对话,是可跨学科从事全球性课题探索的研究人员。